留学生阅读行为浅析之三──阅读方式的拓展
2004-08-24, 02:38
作者:汪斌
莱茵通信2003年第6期
(选登原文共四节中的第三节)

要更好地理解留学生阅读行为,就得把他们现在所处的特殊时代作为分析背景的重要因素。时代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二十世纪已经作为历史被遗留在时间前进的步伐后面,我们的年轻人被搁置在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段里。在这里阅读本身在时代的更迭中也改变了,科技的进步拓展了阅读方式,阅读也不再局限在关于阅读传统的定义里。

如果问到周围的中国同学,他们平时是怎么找书的,尤其是中文的东西,很多人都会说去网上找。当下,互联网络成了超越以往所有信息交换的媒介,一本厚厚的小说可以方便的变成几百个字节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面慢慢欣赏,这也许是生活在十九或者二十世纪以印刷品作为传统媒介进行阅读的人们不敢相信的。不光是类似小说的文学作品,包括学习资料、新闻时事、亲友联络等等的信息交换都可以用网络阅读来实现。如果时间回到八年或者九年前,可以说大家还对这种阅读方式毫无概念或者根本无法想象,但是现在网络阅读都已经真实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横向地看网络阅读,其实在国内它现在也是人们无法缺少的阅读方式,但是对于在国外读书的留学生网络阅读的意义就太大了,尤其在大家需要阅读中文书籍的时候。而且因为网络的无所不在,也不在乎每个终端的面前是谁——网络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网络成为相对独立和开放的媒介,在网络上的读物反而对大家更有吸引力。

在德国对很多留学生来说,买书或者买报刊杂志也许是太奢侈了。偶尔买几本工具书,或者几期《Spiegel》,《Zeit》或者《Frankfurt Allgemeine Zeitung》可以,但是要想常常看就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多考虑一下了。很多人都抱怨德国的出版物太贵,这的确是让人沮丧的事情。在同学家里,常常能看到书架上厚厚的复印资料,为了阅读书籍的艰苦可想而知。很多人就嫌买图书报刊读太贵,于是有的去图书馆看,当然还有的就是去网上看。德国的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的网站,完全可以不花钱就可以读,虽然可能可以阅读的内容并不涵盖所有已经印刷出来的。当然正式的图书大家还是或者买,或者到图书馆里去读。相信这是当今留学生阅读行为独特的地方。和前几代留学生相比较,他们的阅读方式的确有了巨大的改变,网络以光速拉近了留学生和中国的距离,也便利了留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了解德国,他们能更安静更轻松的进行阅读。

莱茵通信2003年第6期

[ 发表评论 ]
泰国之行──我是泰妹么?
2004-08-20, 21:06
作者:羽丝
莱茵通信2003年第4期

计划良久的泰国之行终于得以实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丈夫和我就打点好行装,登上了飞往曼谷的航班。一路上怀着兴奋而惊奇的心情设想着想象中的泰国:成片的椰林,蔚蓝的大海,烈日的骄阳,以及新鲜的海产品……

下马威

当地时间凌晨1点左右飞机抵达泰国的首都曼谷。刚一下飞机,一股热气迎面扑来。空气中渗透者潮湿和沉闷。浑身立刻粘糊糊,湿辘辘的。这就是热带高温气候呀!一直生活在北国的我第一次领教了南国的热带气候。

丈夫很快取来了行李,我们在大厅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未见前来接机的人影儿。丈夫与我商量了片刻之后决定叫辆出租车径直开往预定的酒店。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总算在清晨4点半左右到达酒店接待处。原来是旅行社将到达时间弄错了。幸亏我们的脑子还算灵活,不然傻等到天亮也见不到人影。而那个泰国出租车司机也乘火打劫,勒索了我们三倍的车费。

泰国之行的第一天就给我们来了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

替司机挣饭钱

一觉睡到中午11点钟,收拾停当,就等着当地旅行社来车接我们做半天的城市游览。楼下接待处打来电话说,旅行社临时改变计划,让我们自己坐出租去另一个酒店汇合,车费报销。于是我们拦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去指定的汇合地点。司机非常热情,总是微笑着不停地和我们搭讪着。从他那难懂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他要先拉我们去一个裁缝店看看。买不买的不要紧,只要我们在那儿呆十分钟,他就能挣得一顿午饭给他全家。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怜悯,我们竟然同意跟他去那个裁缝店看看。那是一家印度人开的店,老板十分殷勤地向我们介绍着各种布料的质地,价格及颜色,并推荐我们买布作西服。我们推说没时间,只是看看。他一听马上就改了口,原本就长的脸顷刻间拉的更长了,最初的热情劲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嘴里还一个劲儿的咕噜着“没时间你们来这儿干吗?尽耽误我的时间!”呵,他的火儿倒比我们的还大!看看时间已到,转身准备走人,就听那个印度老板还在不停地抱怨着。

在门外等候我们的司机一看我们出来了,点头哈腰地赶紧替我们打开车门,并急速驶向我们的汇合地点。从那个司机百般感谢中我们得知他的那顿午饭挣着了。我们平白无故地被人骂了一顿,却替别人做了一件好事。

喧闹的旅店

在曼谷逗留了短暂的两天后我们直奔要去休假的小岛巴堤垭。第一夜就使我们大为光火。我们的房间正好面对楼梯口,上上下下的人们无所顾忌,踢踢踏踏的上楼声以及肆无忌惮的喧闹声不断,尽管已是夜半十分,吵的我们大夏天的捂着被子,大汗淋漓。不知过了多久,楼道稍稍安静了一小会儿,谁知窗外的池塘中又响起有节奏的哇叫声。“呱呱,呱呱”好象在说“呱呱,起床啦!”

人们常说: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动物。我看未必,青蛙才是呢。它们不知疲倦地从半夜一直叫到天亮,中间也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直奔酒店的接待处强烈要求换个房间。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女经理,尽管她说话时一直面带微笑,但凭直觉这是一个难对付的女人。果然,她推说没有空房间,无法给我们换。本来就没睡好的我正窝着一肚子的气,一听说不可能换房间就象点燃了的炸药“腾”得一下儿,提高了嗓门儿,冲着她吼:“有没有空房间跟我们没关系,你的任务是给我们换房,而且马上就换!”这一着儿还真灵,女经理先是一愣,然后半笑半不笑地说:“对不起!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搬到后排的一个房间,这是钥匙。”

换了房间之后,开始的两个晚上我们确实睡了个安稳觉。从第三天起,我们的神经快要崩溃了。半夜三更开始有说话声,而且一声比一声高;接着听见桌子,椅子被拉来拉去。这种拖拉声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显得格外刺耳,天花板也被拖得阵阵发颤。甚至有人半夜三点就在楼道里聊天儿,谈笑。听声音象是些朝鲜人。丈夫实在忍不下去了,打开门冲着这些人说:“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吗?你们不睡觉,也不考虑别人!”不知他们听懂没听懂,反正缩头缩脑地退回了敞着门儿的房间,说话声儿也小了许多。然而,也就持续了十几分钟,一切就又照旧:说笑声儿,拉桌椅声,摔门声儿,此起彼伏,天天如此!此时此刻,多么思念自己的小家的那份儿宁静啊!

我是泰妹么?

刚到泰国的前几天,我那洁白细嫩的皮肤使人一眼就认出我不是本地人。无论去哪儿,人们都还跟我说英文。经过两天的海水日光浴,皮肤渐渐地变得黝黑,水分也似乎被蒸干了,没有了弹性,皱皱巴巴的象一张褶皱了的纸。就连美容店的老板娘见了我都跟我说泰语。再一照镜子,自己也觉得跟本地人没有什么区别。暗自庆幸,到了国外就应该尽快“入乡随俗”!谁成想,打这儿以后,所到之处尽遭白眼儿!我和丈夫无论去餐馆儿,还是逛商店,人们向我投来的全是轻蔑厌恶的眼光,和叽叽喳喳的谈论。一种本能使我立刻明白了他们在想些什么,议论些什么:有一份儿『正经职业』的女人皮肤绝对不会象我这么黑;而且身边也不会跟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禁感慨万千:在泰国做女人可真难啊!

两周的假期终于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曼谷机场排队等着出关。丈夫把我们的两本护照一起递给海关检查人员。几秒钟后丈夫拿回了他的护照。而我却被带到了几米远的一个办公室内。一男两女邪着眼儿上下左右地打量着我,并叽哩咕噜地用泰语向我问话。我实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带我到这儿来,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我用英语反问他们出了什么事儿,能否说英语。不知他们是听不懂呢,还是有意试探我,又哇哩哇啦地说了一大通泰语。他们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护照上的照片,让我一会儿仰头,一会儿低头,一会儿又侧面。这时丈夫也进了这间办公室,冲着他们大声说“她是我老婆!”“我就是照片上的人,这张照片是我十年前照的!”我也气愤地冲他们嚷。他们实在也查不出什么,又把我的护照从头到尾地瞎翻了一通,这才又还给了我。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女人到你们泰国来旅游,给你们的旅游业增加了收入,到头来不但被你们这些人瞧不起,反而处处受到不公平待遇!

我一边走一边正骂着“这群混蛋!”,谁知丈夫却“噗”的一声笑了,“他们一定把你当成携带假护照的泰妹了,也把我当成拐卖泰妹的走私犯了。不过,你看上去的确很象泰妹!”

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我的脸松一阵儿,紧一阵儿。坐在回程的班机上,我的思绪万千:成片的椰林,蔚蓝的大海,细腻的沙滩,烈日的骄阳,以及新鲜的海产品,还有香甜可口的液汁儿……对了,以后再去泰国,最好和几个要好的女朋友一起去,尽量别带着高鼻梁,蓝眼睛的丈夫;当然了,不要忘了带防晒霜和太阳伞。尽情享受阳光沐浴的同时,不一定非要入乡随俗,把皮肤晒成象当地人那样黑!

莱茵通信2003年第4期

[ 发表评论 ]

返回 下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