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通信2004年第3期
2004-09-26, 19:31
本期主编:陈怡
古人有训:“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欧陆作为一个人杰荟萃、学术发达之地,百年来吸引着无数华胄学子负笈西行,在异国的学术殿堂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界。其中的很多人后来都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创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时间的年轮碾到今天,新生代的中国学子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出现在这片遥远的大陆上。和前辈相比,他们自身的文化根基也许并不深厚,但是这一代自有这一代的特点。他们热情好学,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谁又能说中国学术的明日辉煌会没有他们的身影呢?
当日,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什么是“文”?孔子答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可见,学与问是天经地义的治学之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给本期杂志取名为“欧陆问学”,希望以此给旅欧的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个小小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把自己问学的些微心得以母语的形式发表出来,通过中文写作带动读书、思考和讨论,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本期的作者大多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分别就读于人文、社科以及艺术诸专业,于是编者按照来稿的内容划出人文、社科、艺术、语言等几大类。此外,还辟有书目、学术活动以及传统的莱茵诗地等栏目。这些文章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却是作者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尝试,对作者个人来说,自有其历史价值。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些文字对广大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文 | |
王歌(译) | 话语分析(上) |
Arne Klawitter | Diskursanalyse |
吴勇立 | 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素描 |
“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Eine Skizze über Robert Musil | |
蒋运鹏 | 语言的艺术(上) |
Die Kunst der Sprache | |
社科 | |
陈怡 | 巫者──中国的萨满师(上) |
Wu-Meister: der chinesische Schamane | |
丁辉 | 欧洲化机制和国家内部变迁 |
Mechanismen der Europäisierung: Innerstaatlicher Wandel | |
邢志辉 | 德国当代宗教状况(上) |
Die Situation der Religionen in Deutschland | |
艺术 | |
赵洲 | 宇宙主释迦佛——敦煌428窟南壁中央立佛 |
Shakamuni Buddha als Herrscher des Kosmos: der im Zentrum stehende Budda an der Südwand in Dun Huang-Grotte Nr.428 | |
语言 | |
潘颖 | 德语中的谚语式习语 |
Sprichwörtliche Redensarten der deutschen Sprache | |
赵洲 | 梵文概说 |
Eine kurze Einführung ins Sanskrit | |
学术活动 | |
纪韶融 | 第十四届欧洲汉学年会 |
The XIV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 (EACS) | |
夏芊若 | 欧洲汉学──著名汉学家瓦格纳教授访谈 |
Interview mit Prof. Dr. Wagner über Sinologie in Europa | |
莱茵诗地 | |
沙子(译) | 奥地利女诗人巴赫曼诗三首(德汉对照) |
Ingeborg Bachman | Gedichte |
书目 | |
蒋运鹏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参考资料 |
Literatur zu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 von Ludwig Wittgenstein | |
丁辉 | 欧盟研究书目 |
Bibliographie zur EU-Studie | |
名家 | |
王强(译) | 采访录:埃及学家彦·阿斯曼 |
Tachles | Interview: Ägyptologe Jan Assman |
钱跃君 | 欧洲雕塑的源与流(封底) |
[ 4815 评论 ]
名字的烦恼
2004-09-13, 02:10
作者:戈翔
莱茵通信2003年第4期
每个人都有名字。我妈妈姓钟,叫晓燕,寓:拂晓的春燕,展翅万里,长空搏击。
在家,爸爸叫她大猫(据考证,在我出生前爸爸叫她小猫,在我出生后才有幸晋升为大猫)。爸爸姓戈,单名一个定字,喻和平年代,封戈定戟,在家,妈妈叫他戈老大。可我就麻烦了。
搞文学的爷爷为我取名为翔,寓:似凤凰般盘旋飞翔而上。我属羊,一只长了羽毛的羊,作凤凰似飞翔,启不快载,谁知这一飞,就和那只“拂晓的春燕”从中国飞到了德国。
搞医学的外公为我取名为姗姗,喻姗姗来迟,实则批评妈妈失职。妈妈是学位狂(一般称事业狂)。虽然大学一毕业就落花有主,婚配我爸,可她,读完了学士读硕士,读完了硕士读博士。等她过完了拿学位的瘾,才想到要我。真的感谢她这种敬业精神,否则,来这个世上当她们孩子的可能就不是我了。只可惜了那过早夭折的哥哥。为尊重爷爷取的名,外公常叫我钟姗戈翔子,一个类似于日本人的名字。
妈妈叫我钟熊猫,她姓钟,而我小时候只对熊猫玩具独有情钟。妈妈总是很忙,有时连叫钟熊猫三个字的时间都没有,简称钟熊,并逐渐演变为棕熊,尽管我是一个很秀气的小姑娘。
爸爸酷爱呼他所爱的人为猫。我也难逃劫难。他叫我小猫,因为妈妈是大猫。我身高161公分,体重49公斤,应该不算胖吧,但爸爸偏偏要在小猫前贯上个肥字-肥小猫。妈妈发扬她在事业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将小猫“深化改革”,于是乎,一连串与猫有关的称呼,就堆在了我头上,什么咪咪,咪子,猫咪,钟猫……。
我7岁来德国。到德国后,一开始,我不习惯喝这儿的水,不喜欢吃这儿的餐,在孤独及寂寞中,唯一的慰籍是弄了个洋名。事实上,爸爸妈妈是反对取洋名的,在爸爸妈妈发表的文章上,都是署的中文拼音名。可当他们送我到德国学校时,老师建议,最好有个让孩子们叫起来方便的名字,就这样,ISABELL成了我的洋名。尽管班上只有我一个叫ISABELL的,可一连几周,当老师叫ISABELL时都没人反应,然后她改叫我的中文名字XIANG,她发不好翔的音,将翔叫成喜昂。在家,爸爸妈妈除将我作猫类看待外,既不叫我ISABELL,又不叫我XIANG,更不叫我喜昂,谁知老师叫谁呢。没法子,老师只好求助于爸爸妈妈告诉我,如果听到老师及同学叫ISABELL,那就是叫我。
我究竟想叫什么名字呢?妈妈告诉我,我一岁时,当人问我叫什么时,我总回答“叫小太阳”。现在我11岁了,一个7年级学生了,是玩深沉的时候了,怎可贯一娃娃名?!“小”是万万不可取的,至于“太阳”嘛,在我这不大不小的年龄,叫“太阳”照谁去?!
哎……,我怎么有这么多关于名字的烦恼。我想来想去,想去想来,原来都是祖国的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惹的祸。可爸爸妈妈不受国策的限制已7年啦呀。假如他们有很多孩子,一个孩子一个名都叫不过来,哪有精力及时间来搞名字大战?!
大人们,中国文字丰富多彩,能否帮我选个娟秀一点的名字?可千万不要用“东、西、南、北”;“中(国)、美(国)、瑞(国)、德(国)”。这些字是留给我将来的孩子们的。我要把经济全球化,落实在我将来的孩子身上。希望下一代没有护照及签证的烦恼。东西南北任我行,中美瑞德是一家。
莱茵通信2003年第4期
[ 发表评论 ]
返回 下一项